湖北省预算绩效与资产管理信息网

当前位置: 部门动态 >> 专题专栏 >> 重点绩效评价报告公开 >> 2018年 >> 正文

湖北省财政支出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18-09-30 21:09 来源: 湖北省财政厅科教和文化处

项目名称:足球计划专项资金项目

主管部门:湖北省体育局

委托机构:湖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

评价机构:上海闻政管理咨询公司

二〇一八年九月

一、摘要

1.项目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推动我省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2015年省体育局制定了《湖北省青少年足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青少年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局青少处和省足管中心相关人员组建了工作专班,具体负责三年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省体育局为此建立青少年足球专项资金,从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投入资金6000万元(每年2000万元),主要用于全省U系列男女足梯队建立和U系列联赛的组织、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和社区公共足球设施小场地建设、四进校园活动、训练营集训、学校教师和教练员以及裁判员与志愿者培训、组队参加全国训练营和活动、先进足球特色学校评比、“四关爱行动”足球活动普及等督导检查和推广活动等。三年多来,在各级体育、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并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我省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

2.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我们接受湖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委托,按照《湖北省体育局青少年足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鄂体青少[2015]29号)和《省财政厅关于2018年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鄂财绩发〔2018〕5号)精神,自2018年4月中旬起,对九十来个省级足球青训中心、“四关爱”资助单位,进行了历时约半年的绩效评价。因足球专项资金使用单位数量多、金额少、配合度较差以及资料繁多杂乱缺乏统计、同时涉及县市级体育、教育和财政甚至妇联、残联等主管部门,询问沟通和交叉验证耗时较长。现场查看和座谈交流内容主要包括补助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管理制度建设、足球队伍建设、培训效果与赛事成绩、相关人员满意度,以及对被查看单位自评情况对照等。在实地核查单位中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及其家长、100名教练员/裁判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3.评价结论

足球专项依据评分细则进行指标打分的结果为:86.9。从一级指标看,投入类共16分,得12.5分,得分率78.125%; 过程共16分,得14分,得分率87.5%;产出共53分,得47.9分,得分率90.38%;效果共15分,得12.5分,得分率83.33%。各二级指标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级指标

权重

得分

得分率

序号

1

项目立项

10

8

80%

2

资金落实

6

4.5

75%

3

项目管理

8

7

87.5%

4

财务管理

8

7

87.5%

5

队伍规模

9

8.5

94.44%

6

场地建设

4

3

75%

7

四关爱单位

15

14.4

96%

8

四进校园活动

10

9.5

95%

9

青训中心&培训赛事

15

12.5

83.33%

10

项目效益

15

12.5

83.33%

足球专项资金2017年有《项目申报表》,但2015、2016年没有,也没有制订专门的足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一般参照彩票公益金管理办法。绩效目标方面:U系列男、女足青少年梯队形成,省U系列选拔队达到200余人的规模;而省级青少年训练中心由于随州、神农架因故未命名,其他市州差不多各1个,故总数不够18个,社区(校外)青少年足球活动中心仅在2015年命名了19个,场地建设离60个绩效目标差距较大;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目标基本完成,校园足球/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离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2100人目标差距较大;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与U系列联赛、工作管理体制机制衔接不够畅通、稳定、有序,主要限于省级主管部门对应处室之间会议面商或电话沟通,也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湖北省校园足球运动人才管理系统”和体育部门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信息系统尚未共享互通。

4.项目改进建议

足球专项《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后发现部分项目对青少年足球发展推动作用有限,社区(校外)青少年足球活动中心建设等内容事先估计过于乐观,女足支持力度相对较弱,没有突出教练员缺口大、专业素质低、业务能力不强这个重难点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建议改革创新经费分配方式,适当限制省足管中心对足球专项资金代管权限,每年资金分配方案报经青少处和省局同意后,应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调整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省直体育培训中心(新华路中心)和湖北省体育职业学院等三家湖北省青少年足球示范中心经费分配标准和格局;对青训中心实行竞争性分配,突出重点引导;对“四关爱”等校园足球资助经费,减少资助学校数量,加大资助力度,探索合同约束。

另外,要对命名和资助单位加强监管审计,进一步明确青少年足球考核评估要求;完善配套政策,大力鼓励、培养足球教练、教师,补齐最大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