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洪湖市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建设——

破解四大难题 构建八大机制

2022-09-23 10:32中国财经报

2021年7月,湖北省洪湖市成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试点试验区建设期为3年,洪湖市从产业发展、数字乡村、组织建设、乡村治理、红色文化5个方面谋划36个项目,投资总额5.3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亿元、地方财政统筹资金1.73亿元、引入社会资本2.12亿元。

截至今年8月底,试点试验区已筹集资金3.82亿元、已使用资金2.51亿元,已竣工项目15个。

以问题为导向积累“洪湖经验”

洪湖市边建设、边总结、边完善,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突出产创融合,破解产业发展难题。试点试验区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品牌孵化,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家、家庭农场37个、识别管理种养大户224户。通过“市场主体+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返聘务工等形式参与其中,使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通过产业带动,试点试验区7个村平均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将达28.5万元。

二是突出平台应用,破解数字乡村难题。洪湖市根据乡村建设发展、管理服务等实际需求,构建数字乡村网络平台。开发5个专题应用系统,推动智慧旅游、乡村治理、党建服务等17个场景应用。通过化繁为简,既避免了平台建设过度复杂化,又有利于降低运维成本和后期据实更新,同时为村民办事提供了更便捷的网上服务。

三是突出示范带动,破解农民增收难题。试点试验区立足资源禀赋,夯实增收基础,集中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特色产业街和产业示范基地,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吸引农民因地制宜、自主发展。推进就业创业,拓展增收途径,引导农民多渠道就业,不断提高其工资性收入。鼓励农民创业,发展农家乐、民宿、游园采摘等附加产业。加大帮扶力度,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今年,试点试验区7个村预计人均纯收入将超过1.6万元,比2021年增长10%。

四是突出党建引领,破解乡村治理难题。试点试验区以党建为抓手,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工作优势。配齐配强村干部队伍,利用数字乡村APP搭建干群沟通交流平台,构建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创新机制探索乡村振兴模式

洪湖市提前引导,启动8个方面的机制创新,拟定了46个规章制度。

一是建立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洪湖市健全农村专职卫生保洁队伍,落实“门前三包”网格化管理责任制,推行农村保洁收费制度,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活动,鼓励村(社区)多渠道筹集资金,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

二是推行农村“一站式”服务机制。洪湖市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为根本,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不断创新运行机制。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为抓手,构建服务“直通车”,打通基层政务服务“最后一百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三是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机制。洪湖市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农村延伸,举办乡村政务服务人员、系统操作员集中培训班,紧扣基层公共服务需求,梳理发布村(社区)“就近办”“网上办”事项清单,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四是建立资产管护机制。项目建成后纳入国有资产登记管理范围,其使用权交付村集体。国资部门委托乡镇对其进行管护,多渠道统筹解决管护经费。

五是构建农业产业发展运营体系机制。洪湖市通过合理引导产业布局、扩大区域品牌影响力、搭建市场服务平台,建立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体系,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六是完善产业链与村民利益联结机制。洪湖市把千家万户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好,不断健全联农带农的有效机制,创新收益分享模式,让农户尽可能多地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七是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训机制。洪湖市投资建设村民学校,设置创业配套基地,分年制定培训方案;制定“红色新人”计划,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精英、致富能手的培养;制定“村级后备干部”储备计划,加强对在职干部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开展普惠制实用型培训及网络课堂建设,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

八是强化党建引领机制。洪湖市深化“党建+”模式,以“党建+红色旅游”“党建+绿色发展”“党建+品牌村庄”为主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动作用,引领广大群众共同投身于乡村振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文档

关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