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乡愁 文润柳林——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当阳市玉泉街道柳林村

2023-03-29 11:53湖北省财政厅

“垂柳拂妆台,葳蕤叶半开”柳林村位于当阳市玉泉街道西部,以丘陵地带为主,柳树居多,且都是在百年以上,相传院子河有一颗百年老树,三四个成人都不能合围,树杆茂密,绿树成荫,以柳树闻名并以此命名。境内有南民自卫团红色遗址,风景秀美的金凤山、峦峰山,保宜高速、当远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村域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46亩,水域面积1500亩,林地面积9270亩。全村5个村民小组,613户、2043人,其中党员64人。

柳林村美丽乡村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因地制宜以“品读乡愁、文润柳林”为主题,瞄准“五大振兴”目标,立足“一核一轴两带四区”定位,抢抓街道全域旅游契机,主动融入宜昌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以绿色发展领航,进一步提升环境美化度、设施完善度、乡风文明度和群众满意度,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乡村发展新格局。2021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889元,高于全市26615元平均水平,2021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63.82万元。项目建设期间统筹整合资金1130万元,农户无害化厕所达98%,村民美丽乡村建设参与度达92%,村民对建设成效满意度达98.2%。近几年来,柳林村先后被玉泉街道评为先进单位、四星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科学规划绿色打底,既保青山绿,又念金山喜

柳林人对自然的向往、敬畏、呵护从不因历史断绝,而是流淌在血液里、镌刻在基因里、深埋在内心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绿色科学规划村庄建设,立足本地绿色山水资源,保留原有生态底色,因村制宜推进绿色产业、打造清新田园、成就美丽经济。一是邀请设计院实地调研,组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2次,屋场院子会4场,入户走访群众238户700余人,尊重村民意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科学编制了村庄规划。二是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实行“周例会、月调度、季评比”整治环境,打造柳林河景观带、峦峰山生态林场、传统产业观光带等清新村落风貌。共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提档升级道路12公里、打造节点9处、绿化5000平方米、安装路灯109盏、改造卫生厕所204户,对河道、堰塘等进行整治。三是发挥本地良好的生态自然资源奇石、盆景资源等优势,以文化清新为主题,成立柳林盆景合作社带动村民100多户种植盆景花卉,户平年收入达2万余元。引进一果多味的金果种植技术,面积达到300亩,亩平收入可达到15000元。作为黄缘闭壳龟的原产地,按照“少污增绿见效”原则引导黄缘闭壳龟绿色养殖,生产养殖基地面积达10000平方米,年产值150万余元。

二、留住村庄韵味古色添彩,要柳树长青,使井水永泠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紧扣“品读乡愁,文润柳林”目标,不搞大拆大建,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总抓手,真正做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效果共评”。一是美丽乡村共同缔造。在院子河打造过程中,突出村民主体地位,着力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使“干部干 群众看”变为“一起干”,怎么建、建啥样、谁来管,把“话筒”交给老百姓,凝聚民意、达成共识、主动捐物、共同出力、维护共管。二是保留村庄原有文化气息。村落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资文化的有机结合,在院子河打造过程中,坚持不大拆大建,乱砍滥伐,使用乡土材质,鼓励村民就地取材、老料新做、土料洋做、粗料细作、新旧搭配。用残砖废瓦堆砌院落、用老式农具粉饰墙壁、用嶙峋怪石点缀道路。三是保留古朴自然的美丽特色。柳林村以柳树闻名,坚持自然生态营造环境理念,道路提档升级为绿让路,百年柳树林、紫薇、皂角树、银杏树得以继续悠然绵延在院子河两岸,凸显自然山水的生态本底。4口百年古井分别为:孝心井、慈心井、醉心井、倾心井经过修缮,依然清泠回甘,将院子河的孝道文化代代传。

三、唱响主流旋律红色点睛,常以文化人,令润物无声

注重挖掘古老传统文化,唱响主旋律弘扬新风尚。一是修复红色遗迹,建强阵地。新建3个文化广场,设立文化石,每年以庆祝春节、“三八”“七一”等活动举办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二是选树文化中心户,集聚文化能人。成立民间艺术团,以文化中心户牵头组织成立红白理事会、民俗文体艺术协会。培育乡土文化名人12名,其中汪媛琳被命名为当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被评为首届“宜昌最美家庭称号”。三是让乡村文化“活”起来,既传承又创新。不仅通过舞龙、彩莲船、花灯等传统形式传承传统文化,还通过广场舞、快板、三句半等新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示新风貌,推动形成淳朴民风、优良家风、文明乡风。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文档

关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