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村落 诗意龙凤

-----远安县花林寺镇龙凤村

2023-03-29 11:15湖北省财政厅

龙凤村位于花林寺镇西南角,地处远安、当阳、夷陵3地分界处,版图面积26.84平方公里,412户982人。2016年龙凤村成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以来,瞄准山区健康养生休闲乡村游,以传统村落生态保护开发为突破,变破旧民居为精品民宿,变贫瘠荒地为观光田园,变崎岖山路为美丽宜道,村容村貌华丽转身,焕然一新,“青山绿水”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70万元,先后荣获“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级森林乡村“湖北省绿色幸福村”“宜昌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拈花谷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图1.拈花谷广场

守护——百年接力保护留下珍贵遗产

龙凤村平均海拔700米,生态环境优良,人文底蕴深厚,村落宁静古朴。2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龙凤人坚守对绿水青山和古村落的保护,留住了乡愁。

一是做好生态保护。村内林木茂盛,森林覆盖率为85%,银杏、大叶樟、铁坚杉、桢楠、三角枫等古老珍稀树种随处可见。全村还保存有150余栋古民居、900余亩古梯田以及古井、古树、古碑等历史文化遗产。在村庄规划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资源,做到“慎砍树、禁挖山、少拆房”。按照“生态化、小聚居、微田园”思路,深入推进建设庞家湾精品民宿区、店子垭农耕体验区、百里荒高山康养区。

二是延续乡村文脉。早在两百多年前,龙凤村就设立了“同议公禁”石碑,立下了私自砍伐树木者“罚钱一千”的村规民约,文明乡风是村里的“活化石”。龙凤村将“同议公禁”精神内化于乡村治理,外化于村容村貌。通过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咨询服务,对深山里的古民居、古梯田、古井、古树、古碑进行精心保护,并实行一个党员认管一棵古树,统一设置二维码标示牌,让大家在了解古树基础知识的同时监督古树保护情况。

三是保留古色古香。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本着“点子自己出、设计专家拿、材料就近取、事情自己干”的原则,对年久失修的明清古民居在原有的基础上修缮加固,特别使用本地石材、黄土、旧材料和乡土植物作为建设中的主要用材,用“减法”保留住了自然的风貌、田园的气息。

图2.古民居

建设——保护性利用唤醒沉睡“龙凤”

“龙凤人”不仅要留住乡愁,还要凭借绿水青山引来金山银山,让村里人端上“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一是盘活闲置宅基地。龙凤村通过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将闲置的20多栋明清时期古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再由村集体与户主签订租用合约,并交给市场主体来营运,户主可获得每年每平方米10元的租金,村集体年固定分红13万元。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闲置土地“活”了,产业也跟着“活”了。

二是引进市场主体。通过引进的市场主体对流转的明清时代古建筑进行改造,实行统一设计、统一改造,尽量保护原有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复原庞家湾古建筑群,将古民居变身成国家金宿级民宿。

三是探索共建共享机制。依托“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电商”运营模式,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养生的四季旅游度假体验胜地。村民可以获得三份收益,从民居租金中获得收益,从民宿务工中获得工资,从经营果园中获得分红,实现了留住乡愁、盘活市场、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

图3.拈花谷民宿

发展——聚焦“长”字实现靠山吃山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龙凤坚持走“企业+合作社+能人+农户”发展之路,推动旅游产业再聚焦、发展机制再深化、发展活力再强劲。

一是打造“长寿”品牌。建立梯次开发格局,以培育壮大健康养生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为重点,建成庞家湾精品民宿区、店子垭农耕体验区和百里荒高山康养区。以打造鄂西山区“长寿第一村”品牌为抓手,深入挖掘龙凤长寿之谜,总结提炼独具特色的养生经、养生法和长寿食谱,修建“龙凤传奇”长寿文化馆。

图4.长寿文化馆

二是深化“长利”增收。结合实际,龙凤村不断强化市场作用,建立起企业带头、合作社主导、能人示范、农户主体的长效发展机制,让群众腰包鼓得更大更久。引导全体村民入社参股、按股分红,推动发展成果共享,全村50余户贫困户参与景区建设,通过租赁房屋、就近务工、入股分红吃上了“旅游饭”,年收入户均增加5000余元。

三是培育“长技”之匠。深入实施“三乡工程”,大力培育引进有特长、专长的乡贤能人,建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89年出生的年轻人王剑文辞去年薪15万元的医药经销工作,接手家里的龙凤酒坊,让酒坊变景点,让“龙凤”成品牌,让深山里的酒香远飘省内外。常年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办起了农家乐、乡村客栈,有的甚至成为村内民宿、果园的管理人员。村内还注重三微团队培育,培养了一批酒匠、瓦匠、篾匠等农村“八大匠人”。如今,人人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龙凤村不断焕发新活力。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文档

关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