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生香 醉美南河
——记湖北省财政厅驻五峰县渔洋关镇南河村工作队
清粼粼的南河绕山脚,平坦坦的公路环山腰。山下猕猴桃、翠冠梨、蓝莓笑弯腰,山上的茶树、中药材排成行……这里是湖北省财政厅结对帮扶7年的五峰县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南河村。
村主任范秀东介绍说:“你看我们村现在多美呀,小洋楼一栋栋的,车可以开到家门口,腰包也鼓起来了。财政厅的工作队来之前,我们村穷的叮当响,在五峰县算是垫底,村外公路是土泥巴,车开不进村,他们是走来的。”
2015年,湖北省财政厅扶贫工作队进驻渔洋关镇南河村后,先后派出10余名干部驻村帮扶,全厅财政干部职工同心协力,以小投入撬动社会大投资,初步建成“一线串珠”筑设施、“一主多特”强产业、“一门心思”惠桑梓的南河村发展格局,力拔穷根,把一个落后的山村建成湖北省美丽乡村典型示范点。
2021年开始,湖北省财政厅驻村工作队又吹响南河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号角,以活资产、强科技、建机制、带队伍之举措,开创了党建提能、产业提级、生态提色、乡风提神的“四提”新诗篇,探索了一条少数民族地区以山地为主的可复制推广的乡村振兴之路。村民人均纯收入较2016年增长了近40%,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历史超过30万元,今年有望达到40万元。
党建之花“铸魂”
“我到村的第一感觉就是缺人才,乡村振兴没人才怎么办?” 现任驻村第一书记陈业华说,“我过去曾全程参与过厅农业处党支部争创红旗党支部活动,深知党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决定把省直机关抓党建的做法搬到村里来。”陈业华在湖北省财政厅农业处工作8年多,2021年1月,与两位同事一起一头扎进了南河村。他们把发动村干部、党员、能人带头搞乡村振兴作为工作队的第一个目标。
围绕产业发展绘制“南河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网络图”,即党支部领导下“三三制”:“三个产业党小组”主抓茶叶、果蔬、中药材,“三张服务名片”为三骥调解站、产业技术团、党员驿家,“三驾共治马车”为村自治、法治、德治。通过多种方式将村党支部、党员与乡村振兴紧密连接在一起,在总结“一小时服务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党员+农户”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模式,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一抓政治引领。首先要做的就是选好村支书,工作队主动参与、指导南河村选举新一届支部班子,顺利选出一位90后、五峰县最年轻的村支书,被人们亲切称为“娃娃书记”。
二抓基层堡垒。“娃娃书记”年纪小、能量大,他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劲头让村“两委”班子效能明显提升,带领村“两委”与工作队同心同向,把党旗插在产业发展上,党支部建在产业带上,支部委员瞄在产业链上,党支部委员、村委员分工对接各自负责的产业,加强产业发展组织管理,把村党支部打造成产业振兴的战斗堡垒、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三抓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梳理完善南河村党支部制度,编印《南河村党支部党建管理制度汇编》,党员人手一册,有了行动指南。
四抓党员示范作用发挥,把能人发展成党员,培养成产业带头人。鼓励党员当好产业发展的“先锋员”、支部农户的“调解员”、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员”,激发党员内生动力和在产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简宪胜牵头成立的永盛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家级示范社”。
现如今,党建之花开四季,党建引领变动力、提效能,通过能人带动,老百姓纷纷从过去“要我干”变成现在的“我要干”。
产业之果“强体”
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助力南河村构建了以茶叶为主,翠冠梨、蓝莓、猕猴桃、羊肚菌、中药材等为辅的“一主多特”产业格局。如今,南河村大力推行“村所合作”新模式,插上科技翅膀,产业发展进入提档升级新时期。
南河村刚脱贫不久,原有产业大多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发展不稳定、附加值不高、产业链建设欠缺等问题。特别是2021年,基地的10亩蓝莓突然大面积枯死时,急的驻村队员们几天几夜不能入睡。省财政厅领导得知情况后,在武汉联系省农科院伸出援手;陈业华的妻子直接把省果茶所专家请到村,把脉问诊,通过换苗、改土、施肥、滴管等精准施策,顺利解决了蓝莓枯死问题。如今蓝莓长势喜人,预计今年亩产500斤,销售收入可达5万元,成为了南河村的产业名片。
2021年,南河村与省农科院果茶所签订《南河村产业振兴合作协议》,建立专家人才流动站,为村域果茶产业全链化、品牌化提供科技服务。专家们常态化指导,定期科技助农、送技术下乡,随时解决产业生产技术瓶颈等问题,还通过及时沟通找症结、专家指导搞培训、外出参观学经验的“三步走”策略,手把手培训市场经营主体、技术能手,发展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南河村有了外援智囊团和带不走的“田秀才”,产业品质提升就有了保障。
为了改良南河村传统产业的茶品种,驻村工作队牵线搭桥,引进浙江龙井43号试种,正在打造以“配方肥+机耕+绿肥”为模式的100亩示范点,构建“产品安全、节本增效、环境友好、加工转型、服务精准”茶叶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力争达到出口欧盟的世界标准。五峰阳河春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宗泽说:“龙井43号已试种3年,技术含量相当高,今年可以实现亩产600斤,较传统茶叶增收5000元。”
除蓝莓外,翠冠梨、猕猴桃也是南河村引进的高端水果品种,本着“品种优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的思路,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道,把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和注册商标作为重要抓手,指导和帮助合作社积极向省农业厅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并成功注册了“南河泉水梨”“森山金果”等商标。擦亮品牌商标,既可让特色农产品卖出好价钱、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又能“卖文化、卖体验、卖美丽”,为未来打造农旅融合新亮点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为了解决南河村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驻村工作队又开始紧盯延伸产业链建设,现代化冷库、鲜果深加工厂房正拔地而起。
生态之根“健身”
南河村低山区3个小组的茶叶、翠冠梨等茶果产业基本形成,但高山区3个小组除了部分种植猕猴桃外,基本没有产业。高低山区产业发展极为不平衡,百姓怨言不少。
面对高山区域发展滞缓、农民增收难的情况,驻村工作队多次召开高山村组屋场会听取意见,走访专家、带队考察,找寻出适合高山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子。推行以生态为底色的“绿色生态产业”新模式,践行“两山”理论,牢牢抓住“生态”这个牛鼻子,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推广“订单式”“庭院式”“立体式”中药材种植,成为驻村工作队的又一个目标。
刚开始,村民不愿种植药材。驻村工作队编写《大山深处的中药材种植专家——记南河村中药材种植大户管强军》等宣传材料印发给农户,鼓励农户向身边典型学,先在自己房前屋后试种。支持致富能人成立中药材合作社,推进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基地建设,示范带动农户种植,提高产业发展积极性。
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激励果树下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明确“以奖代补”验收人员、验收面积、验收标准,明确由村民申报、村“两委”组织人员验收、公示,再兑现奖补资金的公开透明管理举措后,村民思想180度大转弯,种植药材的积极性高涨起来。
2021年5月,5位种植药材大户成立五峰华仁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依托中国医药集团,推动中药材种植技术、种苗繁育、品种展示及品牌创建,着力打造绿化、生态、高价值的现代特色中药材产业。现吸收社员30多户,流转农户土地50亩,带动了南河村海拔500—1200米的农户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积极性。在推广“庭院式”“订单式”“立体式”等中药材种植模式后,林下立体栽种10多亩,房前屋后种植30余户共计20多亩,包括七叶一枝花、竹节参等8个主导品种,由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如今一个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新产业已渐成雏形。
村口的“南河驿站”,草庐顶棚清风穿堂,新颖亮丽。南岭风电“大风车”,傲立山顶,引人注目。以村委会为中心,选择43户农户改造成相对统一的土家族风格特色建筑,成为了南河村又一道特色鲜明的风景线。分类实施住房改造,完成169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一幅幅描绘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的美术墙,成为回头率最高的艺术画廊;全村易地搬迁贫困户31户77人,昔日村上贫寒苦,今看乡村入画廊,菜畦葱郁,花园芬芳,果香十里,茶道幽长。
如今,南河村的绿色生态产业有6个,森林覆盖率88%以上,如武陵山脉上的一颗明珠,变得愈发璀璨夺目,林下养殖、树下套种、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良好生态观念也已在老百姓心中生根发芽。
乡风生香“美颜”
多年来,驻村工作队在村庄环境整治、村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文明建设上下足了功夫,持续打造“整洁环境、村居风貌、文明尚德”三张新名片。
在加强村级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时融入生态理念,督促田家坪桥路硬化、马家坪通组公路等工程建设,并通过“以奖代补”引导农户投工投劳参加通组公路建设和村内主干道沿路的绿化。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站维护、安全饮水项目建设、全村蓄水池改造升级和中转蓄水池新建,提升水质,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在加强村级软环境建设时融入村中长期发展的思想,设立助学基金培养优秀人才;邀请省内大型医院医生到村里义诊,并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等困难群体的关爱活动;争取资金购置健康检测仪提升民众疾病预防水平,宣传健康生活理念,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这几年,我们村庄变化确实大。路变宽了,灯变亮了,水变清了,环境变漂亮了。”村民卞宗胜说。近年,驻村工作队帮助在村文化广场和易地搬迁点分别建设了日处理10吨和15吨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污水变清水,可种菜灌溉。建设旅游公厕2座;铺设污水处理管道近5000米,完成135户农村“厕所革命。
美丽乡村不仅需要环境整洁“外在美”,更加需要文明尚德“内在美”。驻村工作队在全村主要居民点架设15部广播,为每户村民家中加装无线接收播音设备,建成覆盖全村的村民广播站并投入使用,使党的声音可以第一时间传播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心间。先后完成群众文化广场、“党建长廊”项目建设和集党建、扶贫、孝道、移风易俗等内容为一体的“文化长廊”建设,以传统文化为底色,以田间地头为阵地,移风易俗倡文明,破除陋习树新风。
如今,每天傍晚都能听到村文化广场音乐悠扬,看到跳广场舞的村民和打闹嬉戏的孩童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模样。
相关附件: